澳大利亚日华人获勋者李林迪:以艺术重塑华人身份

在澳大利亚日被授予官佐勋章的华人艺术家李林迪表示,这份荣誉应该属于她现年101岁的母亲。在上世纪50年代的白澳政策下,李林迪和家人受尽歧视,甚至让她一度排斥自己的华人身份。

澳大利亚华人艺术家李林迪(Lindy Lee)在接受SBS中文采访时表示,她一时间难以消化被颁发澳大利亚官佐勋章(AO)的这个惊喜。

在澳大利亚日当天,李林迪获授勋,以表彰她多年来对澳大利亚艺术界的卓越贡献。

“我感到很荣幸,最初是有点难以置信,我的性格是有点怕羞的,但我同时也感觉很自豪。因为生活在五十年代的澳大利亚,当时还有白澳政策,非常排挤华人。”

“而在我出生的年代,女性要从事艺术工作,也是难以想象的事,”她说。

李林迪于1954年在布里斯班出生,1975年毕业于 Kelvin Grove College of Advance Education ,获得教育硕士文凭。

1984年,她在悉尼艺术学院完成绘画硕士和视觉艺术学士学位。

2001年,她在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学院完成艺术理论博士学位。

母亲是终身榜样

李林迪说,没有任何人的成就是垂手可得的。对于她来说,这个过程包含了伤痛经历、自我否定,以及与自己和解。

而坚强的母亲是她一生榜样,并是她艺术事业的成就者。

“妈妈今年已经101岁了。大概在1946年,我的父母当时都在中国大陆,经历了日本侵华,接着是国共内战。”

“我父亲觉得形势实在太差,于是跟住在澳洲的丈人联络,希望一家人可以到澳洲生活。”
李林迪回忆道,当年,母亲怀着六个月的身孕,带着两岁的哥哥,和先到澳洲探路的父亲告别。

她说,母亲当时不知道这一别是否再会相见,因为当时整个中国大陆都处于内战之中。
Lindy Lee (in pram), sister Joyce, and parents Lily and Phillip. Photograph courtesy
of Lee family.
李林迪的父母、姐姐和哥哥。坐在婴儿车里的就是李林迪。 Source: Supplied
这一等就是八年。之后,母亲才带着哥哥姐姐前往澳大利亚,与家人团聚。而李林迪后来在布里斯班的新家出生。
当时我们想在布里斯班买一块地建房子,那个所有者说,地不会卖给华人。这令妈妈感到很难受,要面对这种歧视。但很幸运,父亲的一位澳大利亚朋友帮我们买下土地,再用原价转售给我们。
遭受对华人的歧视延伸到李林迪的中学时代。她开始交男朋友,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娱乐,到朋友家聚会,但却因华人身份受到歧视。
我当时好朋友的家长会把我留在一角,还会说‘你觉得你是否应该跟你的族群在一起呢?’有些同学会跟我说:‘你不应该让人见到你在晚上与澳洲白人在一起,这就像是宣告你是亚裔妓女。’
“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这让我很受伤,让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我不属于这个地方,我觉得很耻辱。”
Lindy meditating with her work Birth + Death (2007)
李林迪与她的作品“Birth + Death”。 Credit: Robert Scott-Mitchell

艺术转化人生观

艺术让李林迪与自己的华人身份和解、共存,并拥抱自己的独特之处。她把自身经历带到了作品和教学上。

“我尝试着在艺术创作中梳理所有的问题,当我在悉尼大学任教时,我会跟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说很多关于多元的事情,包括性别、残障和种族方面。”
Lindy Lee @ MCA
李林迪的作品 “World of Starlight Ember”。 Credit: Ken Leanfore
有趣的是,我们的位置就是与别人不同。因为这样,有时我们会感觉被撕开、不被接受。但同时,我们有着多重世界观,这是一份恩赐,可能是从痛苦中得来,但是奇妙的恩赐。
从80年代起,李林迪由最初的集中于画作,转为探索其他的艺术方向。

她由寻根去检视身份问题到拥抱自然,再到糅合中国道学和佛学,以大型后现代雕塑和装置艺术作为媒介,从中感受天人合一。
IMG_2350.jpeg
李林迪的作品“The Life Stars”。 Source: Supplied
她的许多作品成为澳大利亚的重要艺术地标,包括位于在南澳美术馆外的“星之生命”(The Life of Stars),在悉尼澳大利亚当代艺术馆外的“星光灰烬世界”(World of Starlight Ember)等。

用艺术启蒙新一代

回想起自己追求艺术的道路,李林迪说,在那个年代,女性要成为艺术工作者是不太可能的,当时的澳大利亚也还没有多样化的艺术发展方向。

但一次意大利之旅让她改变了看法。

她说:“大概四十年前,我去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我被一幅画作深深吸引。那幅作品是很暴力的,我发现,它原来是一位女画家的作品。”

“要知道在70至80年代,女性从事艺术工作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当我望着那幅画的时候,我的思绪转动了,我决定要读艺术学院。”
真蒂莱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她五百年前的画作依然能撼动人心。这告诉我要有勇气,同时也让我希望,如果我可以通过艺术去了解一些人和事,我会去尝试。
Artist Lindy Lee
李林迪说,通过艺术,她可以感受世界和宇宙。 Credit: Elise Derwin
李林迪也致力于艺术发展培养和管理工作。在1985年至2014年,她在悉尼艺术学院担任教师。

1986年至1987年,她成为Artspace视觉艺术中心董事会成员;1996年成为4A当代亚洲艺术中心创始成员,并于2003年和2005年担任主席。2012年至2014年期间,她曾担任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会长。

在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一次活动中,李林迪遇到过一群年轻的艺术工作者。

她被告知,她的作品和经历启蒙了年轻一代亚裔艺术工作者。
获颁勋衔这件事说明了(共融)已成为文化,这是相当重要的,让其他人看到一个例证,然后去追梦。
还有一件事对于李林迪来说也至关重要。她要告诉患有脑退化症的妈妈,女儿今天的一切都来自于她。

“我要告诉妈妈,我拥有成就,这全因为我是你的女儿。”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

请在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Published 26 January 2024 9:19am
Updated 26 January 2024 9:25am
By Nina Loh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