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经济下行加速 “紧日子”来临

经济学者程晓农认为,只要排除了猪肉价格这个因素,那么,中国其他消费的物价指数其实显示的是平均物价下降,反映出消费者购买力越来越弱;而肉价暴涨本身也进一步削弱了居民的购买力,很多中低收入家庭快吃不起昂贵的猪肉了。

China has banned pork imports from Poland after it confirmed its first cases of African swine fever. (AAP)

China has banned pork imports from Poland after it confirmed its first cases of African swine fever. (AAP) Source: AAP

今年7月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开始加速,经济形势趋于困难,与中美贸易战有很大关系,但也是国内经济失去增长动力的必然结果;而“非洲猪瘟”的长期影响不仅造成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吃肉难”,而且也导致居民进一步紧缩消费开支。如今不仅中国各级政府开始过“紧日子”,许多居民家庭也过上了“紧日子”。

一、经济下行的历史背景: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再也无法拉动经济

任何国家的经济形势都由出口、消费、投资这“三驾马车”的拉动力度决定。美中经济关系恶化主要影响的是出口,假如国内需求仍然旺盛,经济下行的速度就不至于那么快。但是,中国目前连投资和消费也处于收缩状态,也就是说,能拉动中国经济这架“马车”的“三匹马”都“趴窝”了。对此,中国政府其实是心中有数的,它早在4年前就提出了“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其含义是,此前二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阶段过去了,今后的“新常态”是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这是对经济下行的官方描述。

中国于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十年间的经济繁荣主要是依赖出口。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即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的外贸依存度是38.5%,而2006年跃升到峰值67%,这样的外贸依存度是号称“出口大国”的日本平成景气末期的外贸依存度的4倍多。但当时沉浸在繁荣喜悦之中的中国社会和当局都没有意识到,这种高度依赖出口的繁荣不但很难长期维持,而且很脆弱。果然,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不可靠、成本快速上升、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原因,中国的出口景气从2012年开始衰退;而对美国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侵犯,最终导致了美中经贸冲突,而美中经贸冲突也彻底终止了中国多年来依靠每年数千亿美元对美出口顺差来积累外汇储备的国际收支平衡手段。现在看来,中美经贸冲突其实早就植根于当年的出口景气当中,它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China's trade has fallen sharpl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mid ongoing tension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China's trade has fallen sharpl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mid ongoing tension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Source: Getty Images AsiaPac
从2008年开始,中国为了阻止经济下滑,大力推动房地产开发,用房地产泡沫来拉动经济。在过去的十年里,迅速膨胀的房地产泡沫终于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通过房贷掏空了消费者的荷包,也造就了围绕房地产需要的畸形发展的制造业产业链,地方政府为房地产开发而大量投入基础设施投资所形成的巨额地方债,以及银行和民间借贷市场对房地产业的高度依赖和潜在金融危机。如今,靠房地产投资来带动经济这一发展战略已经在“死胡同”里走到了尽头。

二、当前经济实况

经济下行加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首先来看出口。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年9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的出口交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4.3%,是近3年来首次负增长。其次是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下滑,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整体低迷,其中8月制造业投资与去年同期比下降1.6%。与此同时,反映今后经济动向的一系列先行指标(经济衰退来临前率先变动),如房地产销售、土地购置和土地购置资金数量纷纷回落,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Index)则显示订单下滑。今年上半年中国的3,583家上市企业(不包括金融机构)比去年同期利润减少2.5%,亏损或利润下滑的企业占46%,较去年恶化了10个百分点。以面向家庭用车为主的汽车行业为例,上半年174家企业中126家亏损或利润减少。
Shanghai-Symbol of China economic growth
Shanghai-Symbol of China economic growth. Source: PxHere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力能否独自支撑整体经济增长呢?这从消费物价指数可以判断,如果消费物价平均水平不断下降,那就说明,消费者的购买力越来越弱。今年8月消费物价指数看起来上涨了2.8%,但这一数据本身并不代表消费者购买力强劲;恰恰相反,因为这个总体物价上涨2.8%的数据,主要是猪肉价格暴涨造成的,8月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比7月上涨23.1%,猪价上涨又带动了牛肉、羊肉、鸡蛋等价格比7月分别上涨了4.4%、2.0%和5.9%。由于猪肉价格上涨是整体消费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推手,只要排除了猪肉价格这个因素,那么,其他消费的物价指数其实显示的是平均物价下降,反映出消费者购买力越来越弱;而肉价暴涨本身也进一步削弱了居民的购买力,很多中低收入家庭快吃不起昂贵的猪肉了。

三、进口“非洲猪瘟”的严重后果

猪肉价格暴涨,源于“非洲猪瘟”,它使居民的肉食开支急剧上升,让很多家庭产生了过“紧日子”的感觉,而且令经济下行“雪上加霜”。“非洲猪瘟”的爆发是偶然情况吗?其实,它是中国“特地”进口来的。

“非洲猪瘟”与中国猪瘟不同,其危险性和破坏性严重得多。其病毒在冷冻猪肉中可存活3年,它很可能因人类食用含病毒的猪肉制品时,将食余物、厨余物喂猪,而得到传播。生猪一旦感染这种病毒,百分之百死亡,近1百年来人类始终未能研制出防疫用的疫苗,现在也仍然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药物。“非洲猪瘟”虽然不会直接伤害人类,但通过快速传播和大规模杀死生猪,消灭人类的肉食来源,从而对人类的生活消费产生威胁。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非洲猪瘟”1957年从非洲传播到欧洲,2017年3月到达了俄国靠近蒙古的伊尔库茨克,那时“非洲猪瘟”就开始敲中国这个世界上的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的大门了。中国人的荤菜以猪肉为主,2017年猪肉产量为5,340万吨;中国以不到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消费了全球近一半的猪肉,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吃掉80多斤猪肉,一个三口之家通常每星期消费4斤半猪肉。据《维基百科》介绍,中国确曾因俄罗斯的“非洲猪瘟”疫情,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猪肉。

然而,随着2018年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中共为了和美国对抗,开始拉拢俄国,解禁了俄国猪肉的进口。2018年8月25日《凤凰网》发表了一篇报导,标题为《停止进口美国猪肉,中国肉类将出现短缺?俄罗斯农产品正在路上》,其中提到,中国东北地区要从俄国进口包括猪肉在内的俄国食品和农产品,“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集团已经向中国运输24万吨猪肉,足以弥补美国的缺口”。俄国的“非洲猪瘟”爆发后,大批生猪被扑杀,中国进口含病毒的俄国冷冻猪肉,便直接把“瘟神”请进了门。
俄国的“带瘟猪肉”进入中国东北之后不久,2018年8月1日在沈阳市郊一个生猪养殖户家里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例“非洲猪瘟”。2018年8月21日《科学》(Science)期刊的一篇文章援引了解放军军事医学研究院长春军事兽医研究所于8月13日发布的报告,该报告指出,此次“非洲猪瘟”首发基因样本与俄罗斯及欧盟境内的猪瘟样本高度相关。这个来自中共军方的结论基本上证明了中国发生“非洲猪瘟”的来源。“非洲猪瘟”入侵东北后迅速扩散,到今年4月,中国所有省市(包括偏远的西藏、新疆)都出现了非洲猪瘟的疫情公告,“瘟神”攻陷全中国31个省市,总共只用了8个月。

为制止“瘟神”的威胁,全国各地扑杀了巨额数量的生猪。据《天下财经》8月5日报导,“截止7月底全国生猪存栏损失量已近60%。各省生猪存栏损失均较重,尤其市场生猪交易活跃的省份,其中福建、苏皖及两广市场存栏损失均超70%,河北、山东、浙江及湖南市场存栏损失超60%。”活猪存栏量如此急剧下降,紧接着的自然就是肉价暴涨。据《新京报》8月25日报道,猪肉涨到88元一公斤。政府虽然为了安抚民心,动用了国家储备冻猪肉,但相对于人均每年80多斤猪肉的需求,只是杯水车薪。

大量扑杀生猪,却不禁止带“瘟”冻肉或猪肉制品销售,其实只是把“非洲猪瘟”的寄存体从生猪变成了猪肉制品,养猪场里没了染病活猪,“非洲猪瘟”却借助冻猪肉及猪肉制品走遍天下,流播邻国。今年2月18日广西北海市发现该自治区首例“非洲猪瘟”,次日紧邻广西的越南也确认境内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随后“非洲猪瘟”在越南全境迅速蔓延,到7月8日越南全国63个省市当中已有62个省市爆发疫情,被迫扑杀的染病生猪达猪只总数的10%。靠近云南省的缅甸一些地区也几乎与云南同步发生了“非洲猪瘟”。今年5月10日香港一处屠宰场从来自广东湛江的猪内脏里也发现了“非洲猪瘟”病毒。此外,韩国、日本、台湾从去年8月到现在,连续查获多起来自中国的旅客所携食物(如香肠、肉馅冻水饺等)含“非洲猪瘟”病毒,经检测显示病毒基因与中国的疫情毒株匹配。这些现象说明,“瘟神”并未在中国“退场”,它只是换了种“活法”,因此,暂时“隐身”的“瘟神”随时会再度活跃,而中国的猪肉短缺可能不是个短期问题。肉价贵、吃肉难,将成为中国经济下行时期的一个伴随现象。

四、美中经贸冲突的冲击

中美经贸谈判本来在5月以前已经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据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9月8日接受专访时说,2019年5月第11次谈判中双方其实已经达成一个长达150多页的协议,段落和标点符号都谈好了,但北京当局最后拒绝签署。中国方面之所以在最后一刻反悔,主要是不肯承认知识产权窃盗、强制技术转让、商业机密窃取、倾销导致美企破产等问题,也不愿在这些方面采取改进措施。这很可能是因为北京当局仍然希望通过这类活动从美国捞取好处,所以想把双方的谈判局限于贸易和关税问题,即北京宣称的“采取双轨方式”(只谈贸易,搁置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而这种动机一旦为美国所了解,在双方目前的谈判里中方就很难如愿。谈判还在“拉锯”,但外企订单和供应链转移等后果已经发生,而且不可逆转。

北京方面始终强调,中国市场非常大,购买力强,外企不会轻易放弃;另外,中国为经济全球化所准备的产业链完整强大,外企离不开。最近原重庆市长、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就国际形势有一个讲话,在中国国内传得很火,可惜,他那一叶障目的观察早已被事实否定。关于外企舍不得放弃中国市场这一点,如果是放到5年前,或许有相当说服力,但现在中国经济的加速下行,其实正不断削弱外企在华市场的潜在成长动力。上海美国商会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过去几年美国在华企业当中通常有八成判断在华经营收入会持续增长,而今年保持这种看法的企业只剩下一半了。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lows as Trade War With U.S. Deepens
(The New York Times)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至于外企离不开中国产业链这一点,就更不靠谱了。黄奇帆被国内视为能干懂行的经济专家,但他却不懂在华外企运营策略方面所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市场在哪里,眼睛看哪里”。如果是面向中国市场,外企当然不想撤离,也不必撤离;但如果主要是在中国下订单、在美国市场销售产品,那么,这样的外企不得不考虑美中关系的急剧变化和关税上升造成的成本大涨。另一方面,世界产业史证明,根本就不存在不可迁移的供应链,经济全球化虽然造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但在中国的工资成本、税收、能源价格、汇率、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下,部分在“世界工厂”的制造业早已走上了“脱中”进程。差不多十年前就出现了“世界工厂”的南移趋势,即面向美国市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或技术简单型供应链逐渐离开了“世界工厂”,由此引起了服装、制鞋、玩具等产业的“全球供应链重置(supply chains reallocation)”。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世界工厂”之下坡态势其实就已经不可逆转了,中美经济战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供应链本来就是外企转移而来,并非中国独创且垄断技术、设备的生产体系;在外企的帮助下,这些供应链逐步完善,但外企并非不懂得如何建立产业链,只是舍不得花投资到别的国家另建产业链、培养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而已。如今中美经济对抗的格局一旦形成,长期在中国下订单的跨国公司就不得不躲避风险,一方面转移部分订单,一方面开始在其它国家建立新的供应线。这当然会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在那些产业链比较长的行业,其下游的装配工厂可能转移到其它国家,但零部件仍然需要从中国进口;而为了降低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一个产品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度高了,出口美国仍然要交高额关税),西方国家的企业会从相对简单的零部件入手,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另建产业链,直到完全取代中国零部件。

据《美国之音》7月23日报道,美国服装与鞋业协会执行副总裁拉马尔(Steve Lamar)认为,即使中美最终达成协议,外企搬离中国已成趋势,未来还将继续。包括苹果、任天堂在内的50多间跨国公司都宣布将生产线撤出中国。另外,质量控制和供应链审核机构“启迈QIMA”最新调查报告也指出,80%的美国公司和67%的欧盟公司正准备离开中国。今年8月日本投资银行野村证券发布一份报告指出,赢家是越南、台湾和智利,迄今为止越南是最大赢家。据越南《人民报》报道,到2019年5月底,越南批准的外商投资总额达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69.1%,其中,加工制造业占协议总额的71.8%。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亦蜂拥而入。据台湾经济部最新资讯,目前已有118家厂商回台,总金额逾新台币5,637亿元,可望在台湾创造48,906个就业机会。中国的十大出口商当中台资占4家:排名第二的是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进出口总额达487亿美元;排名第四的深圳富士康公司进出口总额304亿美元;排名第五的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进出口总额235亿美元;排名第七的华硕旗下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进出口总额204亿美元。等这些企业回流台湾或撤出中国大陆的计划执行完毕,将明显构成对中国的出口和制造业产值的巨大冲击。 

中国的经济下行正在加快步伐,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需求动向的判断,将逐步调整到与中国经济下行“新常态”一致的方向上去。

声明:作者程晓农,博士,中国经济学家、转型问题学者、旅美学者。
以上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23 September 2019 1:06pm
By Xiaonong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