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份一澳洲人感孤獨 人工智能可成解藥?

隨著聊天機械人興起,人類是否會像電影中描繪的那樣,和機器人做朋友? 對人工智能產生情感依附?

andy-kelly-0E_vhMVqL9g-unsplash.jpg

三份一的澳洲人正面臨孤獨,一份最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或將填補個人社交生活中的空缺。 Credit: Unsplash

自2022年底ChatGPT面世以來,它一直是媒體的焦點。 眾多學者和專業人士紛紛探討它在工作和教育環境中的應用潛力。 然而,這個聊天機械人作為對話夥伴甚至是潛在朋友,這方面的實用性卻很少被提及。

近期,一些聊天機械人令人不安的行為引發了公眾的警覺,例如去年2023年初,微軟的Bing聊天機械人(Bing chatbot)威脅和試圖敲詐其用戶的行為。 

然而,流行文化中早已將機械人描繪成社交夥伴與我們生活在一起,如卡通片《傑森一家》(The Jetsons) 中的機械人羅西(Rosie the robot),或2013年美國科幻電影《觸不到的她》(Her)中的超智慧人工智能薩曼莎(Samantha)。 
我們會像電影中一樣,對新出現的聊天機械人產生類似的情感依附嗎? 這樣做是否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

儘管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但對人機互動和歸屬感的研究已相當深入,其結果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

我們的最新研究顯示,當有三份一的澳洲人正經歷孤獨,人工智能或將填補我們社交生活中的空缺,前提是我們不將其取代與其他人的交流。

能和機械人做朋友嗎?

早在網路普及初期,各學者就開始討論人工智能如何取代或填補人際關係。

約十年後,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大家對這個主題的興趣激增。由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2021年出版的小說《克拉拉與太陽》(Klara and the Sun),就探討了人類與仿生機械人建立深刻關係的可能性。

隨著對這一領域興趣的增加,眾人也越來越擔憂,這是基於有證據顯示科技使用,可能對歸屬感(也包括孤獨感)的影響。

有研究顯示,過度依賴科技(如遊戲、網路、手提電話和社交媒體)可能導致較高的社交焦慮和孤獨感。 但也有研究指出,這些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科技的人以及他們的使用頻率。

此外,一些研究也發現,和現實世界相比,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的玩家在虛擬世界中的孤獨感較低。 那些透過遊戲獲歸屬感的玩家,會更傾向於繼續使用這些平台。

這些研究表明,科技的使用確實可以對抗孤獨,有可能成為同儕支持的替代品,一個人越常使用科技,就越容易被吸引產生依賴。

然而,這些結論主要來自於設計有特定目的的工具(如以娛樂為目的的遊戲),而非旨在支持人際關繫的工具(例如作為「治療」工具的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xt woman
有研究表示,過度依賴人工智能,會令人有更高的社交焦慮和孤獨感。 Credit: Laurence Dutton/Getty Images

機械人伴侶興起

我們作為科技、領導力和心理學領域的研究者,想調查ChatGPT如何影響人的孤獨感和支持感,特別是ChatGPT能否在使用者的福祉和歸屬感方面產生正面影響?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向387位參與者,查詢他們使用人工智能的情況,以及他們對社交連結和支援的感受。

調查結果顯示:
  • 經常使用人工智能的參與者,相較於那些主要依賴親密朋友支援的人,感受到來自人工智能的支援更多;
  • 參與者使用人工智能的頻率越高,他們來自人工智能的社會支持感就越強;
  • 參與者從人工智能獲得的社會支持感越多,他們從親密朋友和家人那裡獲得的支持就越少;
  • 雖然這並非普遍現象,但整體而言,人類社會所提供的支持是減少孤獨感的最重要因素。

現實中的朋友依然重要

整體而言,我們的研究發現,無論是來自人類或人工智能,社會支持都能夠幫助人。

但是,因為人際支持是減輕孤獨感的關鍵因素,所以似乎只有真實的人與人的連結,才能從根本解決孤獨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完全用機械人的友誼取代面對面的人際交往,反而可能加劇孤獨感。

不過,我們也發現了那些透過人工智能感受到社會支持的人,在心理福祉上的收穫,似乎和實際從人類獲得社會支持的人,相差無幾。 這一點與先前關於網上遊戲的研究不謀而合。

因此,雖然用人工智能交朋友可能無法完全消除孤獨感,但它在某種程度上能使我們感到自己並不是孤立的。 換句話說,擁有這樣的交流,總比完全沒有交流的好。

結論: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社會活動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雖然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一定的社會支持,這種支持也對我們有著正面影響,但它並不能完全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特別是在緩解孤獨感方面。

與人工智能機械人交流,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能帶來好處,例如功能性幫助和情感慰藉。 但我們還是得清楚,它們給予的支持,可能還不足使我們擺脫孤獨感。

因此,與現實中的人建立深刻聯繫仍然很重要。 這種真實的人際互動所帶來的歸屬感和溫暖,即使目前最先進的人工智能也無法提供。 

本文作者:中央昆士蘭大學(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資訊與通訊科技學院副教授考林(Michael Cowling)、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 ) 管理學院高級講師克勞福德 (Joseph Crawford) 與蒙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教育學院副教授艾倫(Kelly-Ann Allen)。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

分享
Published 9 January 2024 5:43pm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