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點食飯最健康?】科研專家拆解:間歇斷食 vs 節食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我們的健康不僅受到我們吃甚麼和吃多少的影響,而且還受到進食的時間影響。那麼安排進食的時間意味甚麼?間歇斷食有幫助嗎?

dinner e2aef6ae-b435-413a-a64f-94b80b5a2bd1.jfif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進食時間會影響健康。 Credit: Mr Lin

從前的獵人採集者面臨著長時間的斷食。他們獲得食物依賴於成功的狩獵、捕魚和野生植物的供應。

隨著時間的過去,現代農業的發展和工業化社會改變了我們的日常飲食模式,將我們的晚餐時間推遲到一天的晚些時候,以適應工作安排。

如今,隨著我們獲得豐富的食物,很少會經歷長時間的禁食,除了減肥或宗教活動。現在每天吃四餐或更多餐已很常見,晚些時候進食的卡路里最多。頻繁地吃零食也很常見,持續時間大約為 15 小時。

生物鐘不僅控制睡眠

我們體內的生物鐘調節著很多方面,包括生理和行為。它告訴我們白天要保持清醒和活躍,晚上要休息和睡眠,還可以告訴我們最佳的進食時間。

我們的身體在生物學上已經做好白天進食的準備。當我們應該活躍和進食時,身體會最效地進行食物消化、營養吸收和能量代謝。

我們在應該睡覺和禁食的時候,定期地進食會違反這個預設階段,這可能會損害這些過程並影響我們的健康。不穩定的飲食模式,包括深夜進餐,與體重增加和更大風險患上代謝疾病有關。

輪班工作的人,例如晚上工作、夜班或輪班的人患肥胖、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但採用符合我們生理時鐘的飲食模式可以降低這些風險。

間歇斷食有幫助嗎?

營養介入計劃不僅關注我們吃「甚麼」,而且還越來越關注「何時吃」。間歇斷食是限制我們吃東西的時間而不是食物量的一種方法。

間歇斷食有幾種類型,其中之一是限時進食。這意味著每天在 8-12 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進食所有的卡路里。

但它有證據支持嗎?

今日社會對間歇斷食和限時飲食的了解,大部份來自小老鼠的研究,研究證明這些類型的飲食干預,可帶來顯著的體重下降和令整體健康獲益。

然而,小老鼠的生理時鐘某些方面可能與人類不同。小老鼠比人類需要更頻繁地進食,即使是短時間的禁食對小老鼠的生理都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小老鼠禁食一天會導致體重減輕 10%,而人類則需要禁食 14 天才能達到類似的結果。這使小老鼠的研究結果難以直接應用到人類身上。
Childhood eating disorders
與限制熱量飲食相比,間歇斷食和限時飲食,在減輕體重方面的結果較不明顯。 Credit: Chris Radburn/PA/Alamy
雖然間歇斷食和限時飲食對健康有益處,但在減肥方面的結果較不明確。目前的數據表明,與限制熱量飲食相比,接受這些飲食方案的人士,在減輕體重(如果有的話)的成效也是有限的。

由於樣本量小、個別人士新陳代謝存在差異、研究設計的變化(例如使用不同的方案、不同的食物限制時間和持續時間)以及參與者不遵守指示,在人類中得出明確的結論可能會更加困難。

攝入較少卡路里有益健康

大多數顯示限制時間進食或間歇斷食對健康有益的研究還發現,這些飲食還伴隨著熱量限制:減少獲取食物時間會無疑會導致人吃得更少。

控制熱量攝入的研究,並沒有發現間歇斷食比單獨限制熱量有更多好處。

間歇斷食所觀察到的體重減輕和對健康有益,可歸因於這些做法會導致卡路里攝入量減少。限時飲食也有類似的發現。

遵循生物鐘的好處

然而,限時飲食會對人類帶來額外的健康益處,例如改善葡萄糖代謝和血壓,即使卡路里攝入量沒有差異,特別是當限制在一天的早些時候進食(即是下午3 點前有六個小時為進食時段,晚餐為最後一餐)。

對於輪班工作的人來說,限制白天的食物攝入量,可以緩解輪班工作引起的代謝差異,而當食物攝入量限制在夜間時,這種效果並不明顯。

儘早進食是另一種想法,與我們的晝夜的節律保持一致,有助於與我們的生物鐘同步。這可以恢復我們自主神經系統的節律,該系統調節呼吸和心跳等基本功能,保持我們的生理機能「調整」,正如在老鼠身上所顯示那樣。

雖然這個領域還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但證據顯示,為了保持健康的體重和整體健康,我們應在白天時有規律地進食營養豐富的食物,同時避免在深夜進食和頻繁地吃零食。

本文作者為: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晝夜節律生理學副教授Frederic Gachon; 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Meltem Weger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3 August 2023 5:35pm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