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十分一澳洲男性在一個「重要問題」上並未得到支持

新數據顯示,在休育兒假期間和之後,經圍產期抑鬱和焦慮影響的澳門父親的比例在不斷上升,但他們卻缺乏工作場所的支持。

A man holding a toddler while walking along a beach

每年十分之一的澳洲父親受到圍產期抑鬱和焦慮影響。 Credit: Kelli McClintock/Unsplash

在兒子八個月大時,圖阿雷茲卡(Jess Montilla Tuarezca)開始出現產後抑鬱和焦慮症狀。

他說,沒有侍產假使情況變得更糟。

他告訴 SBS 新聞,在他(兒子)出生的一個月前,我開始了一份新工作,所以,這意味著我沒有大量的假期可以使用。

這種情況,還有睡眠不足,再加上我妻子休完帶薪育兒假後的出現一些經濟壓力,影響很快就出現了。

「我基本上打三份工——一份全職工作和兩份兼職。」

愈來愈多人出現產後抑鬱和焦慮,每年有十分之一的澳洲父親受到這種情況影響。
但是,澳洲對產後抑鬱和焦慮提供治療和預防服務的非營利組織 Gidget 基金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數量驚人」的父親們正在應對產後抑鬱和焦慮,但他們卻沒有尋求或獲得適當的支持。

報告顯示,只有 20% 的準爸爸或家裡有 5 歲以下孩子的新爸爸說他們在伴侶懷孕期間得到了工作場所的良好支持。

只有三分之一的男性在放完育兒假返回工作崗位之後認為自己得到工作場所提供的支持。

澳洲產後慮及抑鬱協會主席博寧科霍夫(Julie Borninkhof)說,父親往往在產前和產後期間被忽視。

她向 SBS 新聞表示,爸爸們在產期前後的心理健康狀況並不容易被察覺或者照顧到。

「我們知道,在澳洲,父親並不是篩查的重點,我們也知道,在所有的健康檢查和心理檢查可能會發現有關問題,但父親往往不會與母親和嬰兒一起做檢查。」
Newborn baby
新生兒 Source: Getty / Getty Images
The Fathering Project 主席加帕拉德(Káti Gapaillard)表示,人們往往在事業的「非常關鍵時刻」成為父母,而咁樣無助於解決產期焦慮及抑鬱的問題。該機構旨在促進積極的父親行為和父親與孩子的接觸。

她向 SBS 新聞表示:「澳洲的平均結婚年齡是30歲。迎來一個新生兒的平均年齡是33歲。而晉升到管理職位的平均年齡是 30 歲。」

「我們也知道,人生中最緊張的時期之一是懷孕和成為父母。」

「所有這些事情同時發生在男性身上,會給我們的在工作的男性帶來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如果工作場所不靈活,不支持男性花時間陪伴他們的新生兒並支持他們的家庭。」

加帕拉德說,雖然人際交往是對心理健康問題有幫助的事情之一,但比起女性,男性更不善於表達他們的感受或尋求幫助。

她說:「應該鼓勵人們談論他們的情況,鼓勵男性表達他們的焦慮或談論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

「我們需要創造一種文化,支持男性表達他們的健康狀況,特別是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

「反過來我們需要能夠進行這些對話,不管是在社會上,不管他們是朋友還是我們工作中的同事......」

男性經歷圍產期抑鬱和焦慮有甚麼症狀?

澳洲 Gidget 基金會的臨床主任愛德華茲( Karen Edwards)表示,幾乎有一半的澳洲父親沒有意識到他們會得產期抑鬱和焦慮,而且三分之二的人不清楚警告信號是如何。

她說:「承認圍產期抑鬱和焦慮不只會影響母親,是幫助男性解決他們的經歷的重要一步。」

愛德華茲表示:「對大多數新爸爸來說,生活感覺非常不同是很正常的。 」

她說:「重要的是要記住,為人父母者都有不順的時候,而且向父母身份的過渡是一個會產生重大變化的時期。」

「但是,如果爸爸們感到悲傷和焦慮或易怒,感到與他人脫節或孤立,或者也許他們注意到身體症狀,如食慾、睡眠或能量的變化,而且他們不能轉移這些負面情緒,這時他們可能開始思考這可能是由圍產期抑鬱和焦慮導致的。」

她補充說,任何出現這些症狀的人都應該去看他們的全科醫生。

圖阿雷茲卡表示,他感到「幸運」,因為他能夠及早認識到自己的症狀,並與妻子交談,從而能夠妥善處理這種情況。
LISTEN TO
Postnatal depression – careful planning could avoid or mitigate its effects image

吳培恩 - 周詳計劃可減低產後抑鬱症的風險

SBS Chinese

15/06/201608:44
他說:「我收到的信號非常清楚。」

「很明顯,那時我想傷害自己,我當時只是覺得,『為甚麼會這樣?我剛剛有了一個新生兒,這應該是最幸福的時刻』。」

博寧科霍夫表示,在支持男性方面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其中包括解決圍繞心理健康問題的去污名化。

她說:「在這個國家,我們能夠打破污名的唯一方法是大聲和自豪地談論這樣一個事實:掙扎是正常的。」

「那是正常的,我們會扶你起來,支持你重回正軌。

尋求心理健康支持的讀者可致電1300 22 4636 聯繫Beyond Blue。更多信息可在beyondblue.org.au查詢。

Embrace Multicultural Mental Health 支持來自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的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23 June 2023 11:20am
By Omoh Bello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