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網購上癮的情況嗎?

online shopping

Source: Flickr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新冠病毒的封鎖令及檢疫隔離等抗疫措施,令不少人出現精神壓力,其中亦有不少人選擇透過增加上網時數甚至進行網上購物作為減壓手段。


與喝酒、進食減壓、看電視或上網一樣,適當上網購物實在並無不妥,亦無太大壞影響;但一旦過量就成為了一個無法扭轉的生活習慣模式。

究竟我們如何得知自己確實出現網購成癮?而出現問題時又應該如何處理?


要點:

  • 即使未必花費大量金錢,花大量時間瀏覽網上購物平台亦可能屬成癮跡象
  • 不少人嘗試以購物或瀏覽購物網站,補償自己未能應付的心理困擾
  • 思考一些更有效率及令自己滿足的處事方式或反應,取代網購的衝動
(一)考慮到個別情況,有關行為顯然屬過量。
(二)情況足以對個人或其他重要人士的生活,構成嚴重的困擾或傷害。
(三)不計回報,堅持作出有關行為。

當然,前往超級市場或市集購買日常必需品或食物,甚或在疫情爆發期間在網上購買健身用品、辦公用品或口罩等,一般都不會被視為行為成癮。

但若讀者發現自己出現以下的狀況,則很可能已屬網上購物成癮:

  • 使用大量時間進行網上購物;
  • 購買量較自己所的需要更多;
  • 難以制止自己購物,即使很多情況下都對所購買的產品不太滿意或滿足。
同時,若出現人際關係或財政困難等問題,亦是其他揭露可能出現網上購物成癮的主要跡象。

學者指出,即使成癮者可能未必花費大量金錢,但使用極大量的時間瀏覽網上購物平台亦已構成即時反省甚至干預改進的必要。
Shoppers in Pitt St Mall, Sydney. However, online shopping has accounted for a quarter of all revenue.
Source: AAP
對於不少人而言,購物可能屬社交或休閒活動,令其感覺更良好;而渴望感覺良好(而非感覺惡劣)可以令人產生的渴求。

諾伯格副教授指,有研究證實,強迫性購物可能與有關。

同時,當人嘗試補償自己未滿足的(例如感覺自己能幹、稱職、有能力控制情況或能與他人建立關係等),就可能出現購物成癮的現象。

部份人若,可能會購買一些令其感覺舒適的產品;若感覺或出現的時候,亦可能出現強迫性購物的情況。
基於這些原因,在面對大流行疫症的時候,很多人面對社會、工作、家庭生活情況大幅度改變,以進行網上購物的方式應付壓力,實在不足為奇。

有數據顯示,在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期間,特別是當局實施嚴格留家限制的時候,澳洲人在網上購物的次數及消費量
melbourne lockdown
Source: SBS
學者建議,若網上購物或瀏覽購物網站正干擾讀者的正常生活,可採取多個策略嘗試解決問題。

購物成癮是否由於面對苦悶、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因而希望以購物令自己情緒有所改善或紓緩?你是否經歷睡眠不足或不良飲食習慣?網上購物的習慣是否普遍在指定時間或情況才出現?舉例,你是否在飲酒後、在瀏覽社交媒體後、或在躺在床上休息期間,進行網上購物?
Commonwealth Bank has found abusive messages in the transaction descriptions of scores of customers.
Commonwealth Bank has found abusive messages in the transaction descriptions of scores of customers. Source: Getty
然後,就應思考是否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應付上述導致購物過度的任何因素。

若你在面對某些情況是較容易作出衝動的表現,應學習制止這些衝動反應,細心思考一個有較少衝動但又更有效率及令人滿足的處事方式。學者認為,,將能得出更為理想健康的結果。

要減輕焦慮及抑鬱的情緒,可與友人通電話或互傳短訊、進行(如浸浴或看書)、做運動、建立個人興趣喜好等,都能令人感覺得到他人支持、放鬆心情及擁有才華。

當你知道自己有什麼活動可取代購物的時候,就應制定一個明確的日程表。制定時間表將能協助你,並減少上網購物的時間。
此外,你亦應自己的購物行為,包括:

  • 在購買食物或日常必需品前明確列出購物清單,並嚴格按照清單購物;
  • 限制自己上網的時間;
  • 限制自己購物的金額;
  • 可行的話,盡量使用銀行卡而非信用卡,確保自己不會「先使未來錢」;
  • 避免使用Afterpay等「先買後付」服務;
  • 若擁有多張信用卡,亦應考慮削減信用卡的信用額。
Family Shopping Online
Source: iStockphoto
學者補充,若依然無法自行解決購物成癮的問題,應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家庭醫生將可轉介個案予專業護理人員,為你制定一個的;而國民保健計劃(Medicare)更可提供每年十次單對單及十次小組形式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

若上述內容對讀者構成不安,又或你對所認識人士的情況有所憂慮,請即致電 Lifeline 13 11 14。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